近日,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傳佛教中國化研究》課題組赴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開展實地調(diào)研。【調(diào)研路上】欄目將陸續(xù)編發(fā)調(diào)研組途中見聞和調(diào)研成果,敬請關注。
作者索南多杰,系中國藏學研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2021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承德市普寧寺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揚愛國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創(chuàng)建良好宗教環(huán)境,依法依規(guī)管理宗教事務,促進宗教更好順應社會、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普寧寺在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歷史進程中的實踐經(jīng)驗,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組織《藏傳佛教中國化研究》課題組赴河北省承德市普寧寺開展相關調(diào)查研究。
普寧寺大雄寶殿
一、寺名的美好寓意
普寧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屬格魯派。該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這一年清軍平定了準噶爾蒙古臺吉達瓦齊的叛亂,冬十月,厄魯特蒙古四部來熱河避暑山莊朝覲乾隆皇帝,為紀念這次會盟,乾隆皇帝仿照康熙與喀爾喀蒙古會盟建立多倫匯宗寺先例,依照西藏桑耶寺的形制,修建了這座藏傳佛教寺院,并取名為普寧寺。對于寺名,《普寧寺碑文》說:“名之曰‘普寧’者,蓋自是而雪山蔥嶺,以逮西海,恒河沙數(shù),臣庶咸愿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云爾。”寺名蘊含著“普天之下,永遠安寧”的美好寓意。
普寧寺大乘之閣
二、漢藏合璧,融合共生
普寧寺依山而建、規(guī)模宏大、殿宇莊嚴,建筑布局與眾不同。寺院前半部分建筑為典型的漢傳佛教“迦藍七堂式”布局,由山門、碑亭、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七座建筑組成。其中大雄寶殿修筑在石砌須彌座臺基上,為重檐歇山頂,綠剪邊黃琉璃瓦覆頂,正脊中央有藏傳佛教寺廟頂飾鎏金銅寶塔。月臺前設三階,東西各有一階,中間臺階中央鋪有石雕“云龍陛石”,象征皇權,也象征普寧寺的崇高地位。大殿正中懸掛著漢、藏、滿、蒙四種文字書寫“大雄寶殿”牌匾,下檐懸掛著乾隆御筆“金輪法界”大牌匾。大雄寶殿,面闊七楹,進深五間,殿內(nèi)正中供奉著三世佛塑像,東西兩側(cè)則有十八羅漢塑像,羅漢塑像栩栩如生。北墻兩側(cè)繪有藏傳佛教八大菩薩壁畫,東西墻繪有供養(yǎng)十八羅漢為題材的漢傳佛教壁畫。整個壁畫工筆細膩、色彩艷麗、人物活靈活現(xiàn)、生動逼真。
大雄寶殿北墻繪制的藏傳佛教八大菩薩壁畫局部
大雄寶殿東側(cè)羅漢塑像和壁畫局部
大雄寶殿西側(cè)供養(yǎng)十八羅漢壁畫局部
普寧寺后半部分建筑是仿照西藏桑耶寺建造的大乘之閣,也是普寧寺的主體建筑,其形制是以佛教四大洲和八小洲的宇宙觀設計修建的,其中中間的大乘之閣象征佛教宇宙中心之須彌山,四角分別有紅、黃、黑、白四座藏式佛塔,布局巧妙、風格獨特;四周分別有象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以及日月的眾多殿宇,殿宇錯落有致、氣勢雄偉、莊嚴神圣。大乘之閣通高36.75米,外觀正面6層重檐,閣內(nèi)置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佛像高22.28米,是用松、榆、杉、椴等堅硬的木材雕刻而成,總重約110噸,其兩側(cè)立有善財和龍女二侍者,通高15.6米,為木雕彩繪像。整個造像雕刻精美,比例勻稱,紋飾流暢,繪色絢麗,法相莊嚴,是我國佛教木雕藝術的杰作之一。普寧寺巧妙地把漢藏建筑藝術融為一體,構(gòu)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同時,又把漢傳和藏傳佛教壁畫繪制在同一間佛殿內(nèi),使?jié)h藏佛教藝術完美融合。
大雄寶殿西側(cè)羅漢塑像和壁畫局部
三、金石為證,見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普寧寺碑亭內(nèi)立有《普寧寺碑》《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平定準噶爾后勒銘伊犁之碑》三通清代御制石碑。三通碑均為螭首、方趺碑,碑四面分別用漢、藏、滿、蒙四種文字鐫刻碑文。其中《普寧寺碑文》主要記述了普寧寺興建的歷史淵源。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結(jié)束了西北地區(qū)戰(zhàn)亂的局面,于當年十月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宴請厄魯特蒙古四部上層貴族,冊封他們汗王、貝勒、貝子、公等頭銜。為了紀念平定準噶爾叛亂和此次盛會,乾隆下令在避暑山莊北麓興建了普寧寺。
《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主要記述了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始末和清軍俘獲達瓦齊并平定叛亂,鞏固邊疆的歷史。《平定準噶爾后勒銘伊犁之碑》是乾隆皇帝為了紀念清軍平定準噶爾部阿睦爾撒納之亂(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而撰,主要記述了清軍出兵征討緣起及安定局勢的方略,是研究清朝政府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和清朝鞏固邊疆的重要史料。
普寧寺清代三通御制碑
四、結(jié)語
在清代歷史上,普寧寺作為皇家寺院,是邊疆地區(qū)王公貴族覲見皇帝,高僧大德朝覲皇帝的重要場所,也是清王朝解決西藏、蒙古等地區(qū)民族問題和鞏固邊疆的重要場所。1780年,六世班禪進京朝覲乾隆皇帝時曾到普寧寺禮佛說法。另有章嘉活佛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等高僧大德也曾多次在普寧寺講經(jīng)說法、弘法利生。不僅如此,普寧寺至今還是各民族僧尼和信眾長途跋涉朝拜禮佛、祈福安康的目的地。因此,普寧寺是清代熱河(今承德)的宗教和政治活動中心,也是清政府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聯(lián)系紐帶,見證了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同時,因其博采眾長、漢藏合璧、和合共生的特點,至今仍是多民族僧人共同學修的宗教活動場所,是藏傳佛教中國化的重要歷史見證。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