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藏傳佛教藝術研究
王磊的《內蒙古藏傳佛寺壁畫與唐卡中的地域特色》(《中國藏學》第 1期)一文,以元代遺存的一幅唐卡為切入點,闡述藏傳佛教繪畫融入的蒙古元素。明末格魯派再次傳入漠南蒙古土默特部地區(qū),在內蒙古掀起了建寺高潮,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內蒙古的發(fā)展達到鼎盛。從內蒙古地區(qū)遺存的明清壁畫、唐卡中可以看到逐步融入佛寺繪畫的內蒙古地域特色。文章列舉了內蒙古佛寺壁畫中的蒙古元素,以及在佛寺發(fā)現的有蒙古文題記的唐卡和博物館收藏的多幅反映蒙古族民俗風情、偶像崇拜的唐卡,以此證實這些畫作為蒙古族在吸收藏族文化中表現出的本民族繪畫特色。
賈維維《榆林窟第 3窟不空羂索五尊組像研究》(《中國藏學》第 2期),通過梳理漢藏文文獻中的相關儀軌,對甘肅瓜州榆林窟第 3窟北壁金剛界曼荼羅上方的不空羂索五尊像組合進行辨識、研究,并結合我國西藏以及尼泊爾的同題材造像來分析西夏不空羂索五尊組像的構成內容與特征。西夏時期的不空羂索五尊組像是迄今所見依據巴哩譯師一系成就法繪制的最早圖像遺存,體現了西夏畫師對新題材的敏感認知,以及西夏佛教藝術的強大包容力。
王家鵬的《明永樂宣德佛像源流新證——兼論明初朝廷治藏方略中甘青地區(qū)的重要地位》(《中國藏學》第 4期),提到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宮廷制作了大量藏傳佛教金銅佛像,藝術成就卓越,在明清佛教雕塑藝術史上影響深遠。文章通過研究甘肅岷縣新發(fā)現的珍貴史料《西天佛子源流錄》,考察岷縣大崇教寺遺址暨岷縣博物館收藏永宣時期藏傳佛教文物,從文獻與文物兩方面論證了永宣佛像源起與流傳的主要原因,以及甘青地區(qū)在明朝初年朝廷治理西藏方略中的重要地位。
黃躍昊和楊林平的《藏傳佛教活佛官邸的建筑形制與美學特征——以甘肅拉卜楞寺嘉木樣寢宮為例》(《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第 2期),以夏河拉卜楞寺嘉木樣寢宮為研究對象,對其建筑規(guī)模、形制、構造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嘉木樣寢宮古建筑群的價值進行了全面評估。
段奕辰和洪星球的《藏密“曼荼羅沙畫”的三重敘述》(《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第 6期)提到莊嚴美妙的“曼荼羅沙畫”是藏傳佛教密宗法事活動中的重要儀軌,宗教意蘊是其根本,其以具象的圖案形式建構了“即身成佛”的修行觀和“圓覺”的宇宙觀,完成了抽象的佛教義理的弘化、傳播;其次,“曼荼羅沙畫”具有獨特的藝術美,從藝術學的角度來看,它的主題、陳設、繪畫態(tài)度都服從于“觀念”或“思想”的塑造,具備“觀念的視覺化”這個“觀念繪畫”的本質特征,是宗教文化中的“觀念藝術”;依密宗修法“四曼為相”而陳設的“曼荼羅沙畫”所成就的佛身、佛國的完美宇宙,表現出對佛菩薩“一切眾生”無量功德、無量智慧、無量神力的人格美的崇拜,對于圓通無礙之“宇宙真相”的追求,對于不斷提升精神層次,努力超越一切(生死、輪回、大?。┫薅ǖ男拍钆c自由意志的肯定。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